快速导航
新闻动态
分类
电梯控制系统在电梯维保中可发挥的作用!
2019-12-17 15:08:42 / leynow / 665 阅读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载的交通工具,已经变得像汽车一样不可或缺。目前中国的电梯保有量稳居世界第一。因为电梯选型不当、电梯数量偏少等等原因,很多电梯高负荷运转。巨大的基数,高负荷的运载量,故障率哪怕万分之一的升高,都会影响到数量不小的用户群体。作为特种设备,电梯无人值守,服务于公众,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电梯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的因素很多,跟生产环节部件的选型、设计的成熟性、安装环节的质量管控、维保质量都密不可分。目前的电梯在交付用户后整梯厂会提供1-2年的维保,在此期间会处理掉大部分设备自身的问题。在交付后续使用时,关系到电梯质量隐患的最关键的点就在于维保的质量。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电梯维保周期为15天,每半个月的保养项目有26项,每个月的保养项目43项,每半年的保养项目有66项,每一年的保养项目有74项之多


电梯维保中需要主要处理好以下几类工作:

1、损耗件的检查、调整和更换,例如导靴、钢丝绳、绳轮

2、运动件的润滑和清洁,例如各滑动、滚动以及齿轮传动连接点的润滑、除油垢

3、安全器件的有效性检查和动作试验,例如安全钳、缓冲器的试验

4、频繁动作部件的紧固,例如厅门、轿门门锁的接触点的调整等

5、清洁类的工作,例如地坎等关键部位

6、电气部件的紧固检查,例如定期电气箱体内的灰尘清理和线缆连接的紧固


这些工作的可靠执行,决定着电梯使用的故障率和安全性。但当前众多的因素使维保的质量缩水

电梯的保有量急剧膨胀,目前电梯维保存在很多的问题。责任链条不够明确;电梯维保技术人员缺乏,每人维保的电梯量过大;市场竞争激烈,挂靠和私人维保等不良的竞争形式,使利润下滑造成维保时间和数量缩水;考核手段难量化,维保执行程度难监控。这些原因造成了电梯使用的风险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中第六条规定:“施工单位或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真实准确的填写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记录或者报告,对施工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质量以及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以及与实物的一致性负责。”但由于对维保执行的质量难以及时量化,上述的“真实性和一致性”,一般是通过抽检或者长期使用情况反馈的基础上来衡量的,反映较为迟滞。在这一环节还需要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目前围绕着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诞生了很多新生事物。例如电梯运行状态监控的物联网在电梯的应用,从数据统计的角度和多方调度的角度,加强对电梯故障率和维保效果的监管;电梯维保管理的软件的应用和GPS人员定位、电子签到等技术的应用,从过程控制的角度在尽力的保障维保的终端人员到位的情况

电梯的控制系统,控制着电梯的运行,也通过各种故障保护形式关注着电梯外围的状况。控制系统对电梯的运行状况、人员操作、开关动作、故障节点、时间都有具体的数据。控制系统在维保的管控上,应当也能够起到一些辅助管理和简化部分维保工作的作用。以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体机系统,已能实现和正在实现的部分维保相关功能为例:


1、电梯维保特征动作的识别,例如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检修走全程、进出轿顶、实验安全开关、断电等一系列动作


2、定期维保的监督,按照《条例》要求,15天应当进行一次维保。系统可以对维保特征动作识别,如长期未维保,应及时提示或停止使用


3、提供简化维保工作的工具,例如定期自动的制动力检测、人为干预下显示安全钳制动作试验的距离参考、定期检修自动上下一个周期的开关动作监测、每层开关门的自动检测、运行效果的量化


4、维保时间段内的操作的记录形成文件,保障维保工作的可追溯性


5、将可简化为自动进行的维保项目进行一键操作的简化操作方式


维保过程的量化和监控是保障电梯运行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让维保工作可追溯、让没有得到及时维保的电梯在出事故前退出服务、让维保工更简单的操作就能保质量又节省时间的完成维保工作。通过固定维保的操作步骤,通过存档文件与经验数据的对比,最低成本的检测维保的执行情况。向外延伸,结合物联网,电子身份识别等技术,相信能为想要管控好维保质量的管理者们提更多供量化和监管的手段。这些方向上还值得深挖,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